【壹】说说自己读过的书 阅读,观影,听书(或音乐),一直是日常生活中无法改变的喜好,无论生活如何变迁,那怕其中断断续续,那怕之后又增新爱,还会依旧如故。只是在方式上有了一些改变,只是触点上有了一些不同,只是在内容上更新了一些选择。(这里的阅读是纯粹的读书,而非指公众号之类,当然,精彩的公众号,还是要看要读。) 喜欢绘画摄影后,我的阅读视野被拓宽了,这种拓宽完全不是如何摄影绘画之类技能性知识的掌握和了解,而是因它们而带来的衍生。比如《绘画中的日常》、《瓶花之美》,《纹饰之美》《静读园林 》 等等,我不知道这些我曾经看也不会看一眼的书籍,竟然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有了阅读且能读进去的兴趣。虽然我已经放弃了学写古诗词 念头,但却开始对《山海经》《东周列国志》之类古书残本里的传奇之类生了可读的心念。很小的时候,特别喜欢阅读人物传记,当时读的最多的基本上都是外国文学史上的名人传记者。现在,也会对古代文人的传记,有了了解的兴趣。而这些阅读兴趣上的改变和更新都是不可预知的,也不是有意为之的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越来越喜欢随缘而喜,随遇而安。 【贰】关于一个片断 假日的清晨,暮春的阳光,洒在花台上,每一株植物的花叶,包括我,沐浴在这晨光里,享受着这个世界里的某一种明朗。窗外工地上,时时传来刺耳的噪音,幸好,一只红色的蓝牙小音箱, 听许知远于蜻蜓上释放而来的《艳遇图书馆》,稀化了一些干扰,让自己的心,渐渐地安静下来,并沉浸到自己想进的空间里。听着许知远知性、真实、尖锐的诉说,才发现自己性格里因性格和生长环境而养成的某种敦厚与内敛,听他朗读着所推荐的书籍,打开一个男性视角和思维,让心里叠开的窗口又多了一面,那些背景里流淌着一些轻缓的旋律,如同一朵朵涟漪无声无息地绽开,又消逝;而我,也在自己无法预知的世界里,开始了自己的漫游。 散步时,继续聆听许知远的《艳遇图书馆》。当我听到第四十三站《剑桥之夜》中哀叹自己的生活已经被大量信息,被各种陈词烂调,被支离破碎的语言,被经常被反智力性的讨论裹挟其中,离自己想要的知识性的生活越来越远,或者只能费力地保持某种智力的光魂照一下,感觉自己越脱离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时,我的思绪意随之在内心深处喧哗激荡开来,再无法再继续聆听下去,我知道自己身体中的某一根神经被他的话触动了,激活了。 虽然,我们一直无法说清自己究竟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但随着生活的深入,我们却也会越来越清楚自己不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查看全部鲜花
拈花小和尚
落字秋风句
醉客老唐
偶有花落至
无心
令狐冲
风清扬
青石板
念聪聪
穆云寒
【叁】拍摄书籍或制作书签 一直以来,都有看书、或听书的习惯,散步,外出,做家务,都会习惯打开【微信听书】听书,仅在【微信读书】上,至今,我的阅读时长已达到2328多小时,全部读完或听完的书已达138本,今年已读完17本,写过46次或长或短路的读后感,做过154个笔访。写下这些,只想说自己是一个喜欢且离不开阅读的人。 上面图片为部分已读过书目
【肆】分享经典语录并加以注明评语 因为拍摄了许多南京老门西的图片,为了更好地诠释,开始了解关于老门西的历史及相关文化,昨天是世界读书日,去参加了金陵图书馆的一个《文学门西不可或缺》的讲座,讲座上意外地得到了两本书,非常开心。
是阅读,不断丰富拓宽着我们的人生,带给我们认知、省悟和驾驭的能力。不由感慨,生命因年轻气盛,精力旺盛,才会追逐繁华和复杂;一旦生命进入中年,因为经历,反而有了去繁从简的诉求,所谓从容淡定,皆因懂得了放下。有人说:“书,能保持我们的童心;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;”身处于这个娱乐时代,更动心于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居所说的这段话:“再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,更持久的满足了。” 一个人若能坚持以读书为娱乐的人,一定活得不会差。 常常觉得,所谓思想上的厚与薄,仅凭厚薄这两个字并没有好坏之分别,厚有厚的累赘,薄有薄的轻盈。从薄到厚,从厚至薄,生命在成长的过程中,常常需要一种支撑和平衡。其实,透彻才比较重要。 【伍】抄书部分在17楼完成
我本无漪 发表于 2024-4-24 19:00 @念聪聪 谢谢关于活动的提醒。 今天有点透支了,明天再来交流,互动。 ...
我本无漪
念聪聪 发表于 2024-4-24 20:25 嗯哒,不急滴,有好几天呢!身体必须要养好,我们来日方长,不急一时
我本无漪 发表于 2024-4-24 21:35 看了你的活动具体项目要求,还须将帖子内容按照要求再重新调整下。就全在这一贴里完成了。 ...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手机版|千山论坛
GMT+8, 2025-2-24 13:17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