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UID
- 974
- 主题
- 回帖
- 0
- 精华
- 积分
- 1597
- 金币
- 枚
- 草籽
- 颗
- 鲜花
- 朵
- 注册时间
- 2024-7-28
- 最后登录
- 1970-1-1
|
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
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
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
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窈窕淑女,钟鼓乐之。
关关和鸣的雎鸠,相伴在河中的小洲。那美丽贤淑的女子,是君子的好配偶。
参差不齐的荇菜,从左到右去捞它。那美丽贤淑的女子,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。
追求却没法得到,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。长长的思念哟,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。
参差不齐的荇菜,从左到右去采它。那美丽贤淑的女子,奏起琴瑟来亲近她。
参差不齐的荇菜,从左到右去拔它。那美丽贤淑的女子,敲起钟鼓来取悦她。
荇菜,诗中出现了三次,并无特别所指,应是当时日常食用的一种蔬菜,而从左到右去捞、去采集、去拔取,动作重复多次,暗喻“君子”对“淑女”的勉力追求。全诗共五章,前两章描写“求之”,是“未得”之景,后两章描述“友之、乐之”,是“已得”之景,如果只有这四句,那么全诗便显得平淡无奇,平叠直叙,加入第三章“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”句之后,即有波澜涌动起伏曲折之感,所以第三章应是点睛之笔,有承接上下悠衍生动之功。
所谓诗歌,一是诗,即文字;二是歌,可唱咏。
《关睢》的诗文涵义很简单,所表达的意思也非常单纯,如果要概括全诗,也就八个字: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全诗并无具体史实,有相关学者研判,诗中内容全是凭空臆想,不管是“未得”还是“已得”,都是虚拟。所言不无道理,毕竟追寻历史考证事实,需要专业探索,其路漫漫。然而我等读诗,读的是兴味和意趣,或者说读的是人生的日常,可以当其有,可以入其境,而真象到底如何,就留给学者们探究吧。
《关睢》一诗的唱咏是有记载的,如孔子云:“《关雎》之乱,洋洋乎盈耳哉。”所谓“乱”,是音乐即将结束时各种乐器的合奏,“洋洋乎盈耳”表示音韵之妙,可见其时人们是把它当作歌来唱的,但如何定调如何谱曲,唱时如何起腔如何扬抑顿挫,并无记录,似乎已经湮没,今人有否演译过?从所未见,从所未闻,或许是我孤陋寡闻,未曾发现,但从孔子的记载可以知道,这诗唱起来应甚为悦耳动听。
此诗广获赞誉,是《诗经》的开篇之作,出现在诗歌的启蒙时代,或者说文学史的黎明时刻,地位非同一般。《关睢》描写了一段美好的婚姻,一个圆满欢喜的结局,向人们展示生活的希望,以及对美满人生的追求。
诗,从来都不是装饰品,而是血肉丰腴魂魄灵动的活物,它参与甚至揉合了人们的日常情感生活,提升了精神层面的修为与高度,使人性焕发光辉与荣光。而《关睢》扎根于深厚的人类历史与人文土壤,迸发出人类情感中实实在在的欢欣与谐美,是最美丽的风情,是最经典的优雅,是诗歌与人生、人生与艺术的高度统一。 |
鲜花
-
3
查看全部鲜花
-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