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82|回复: 41

[活动] 【我书我心】《活着》读感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12-23 12:1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燕十三 于 2024-12-23 12:14 编辑

     《活着》一共十章,书中的“我”是一个收集乡村歌谣的人,整天在村里游荡,跟村里的男人和女人闲聊唠嗑,偶尔说些“荤故事”唱些“酸曲”,而且不停地打着呵欠,被村民们称为“那个老打呵欠”的人,直到遇见另一个“我”,故事的主线便即展开,这另一个“我”就是福贵,因为故事是福贵以第一人称“我”讲述,所以书中有两个“我”。这两个“我”在进行角色转换时,读者绝不会弄错,因为一看就知道是在写谁。这显示出作者的写作思路清晰,脉络分明,读起来毫不费劲。
      
      书名为《活着》,但福贵身边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接连死去,到最后就只剩下福贵和那头被他在屠夫的刀下拯救出来的老牛,而这头老牛恰恰成为我最担心的对象,在我的臆想里,如果故事还没有结束,那么接下来死去的一定是它!作者是否通过死亡来映衬活着的不易?抑或是通过活着来嘲讽随时消逝的生命?在那个历史时期与社会背景之下,人如蝼蚁,命如草芥,能活下去谈何容易。
      
      福贵是村里地主的儿子,是富二代,是少爷,娶了城里米行老板的女儿家珍为妻,家珍年轻时是女学生,读过书,贤良淑德,但福贵是纨绔子弟,是二流子,婚后进城嫖娼、赌博,十天半月不归家,他让一个胖妓女背着他在城里乱跑,甚至伏在胖妓女的背上向他的老丈人“请安”,真是要多荒唐就有多荒唐。福贵与龙二赌博,把家产输得一干二净,直接导致家庭破败与父亲死亡,他的父亲从粪缸上摔下来,在粪缸旁咽了气。
      
      福贵的父亲为什么会在粪缸上摔下来,因为他喜欢蹲在粪缸上拉屎,书中有这样的描述:“他不爱在屋里床边的马桶上拉屎,跟牲畜似的喜欢到野地里去拉屎。每天到了傍晚的时候,我爹打着饱嗝,那声响和青蛙叫唤差不多,走出屋去,慢吞吞地朝村口的粪缸走去.......走到了粪缸旁,他嫌缸沿脏,就抬脚踩上去蹲在上面。我爹年纪大了,屎也跟着老了,出来不容易,那时候我们全家人都会听到他在村口嗷嗷叫着.......”
      
      看到这一情节,让我想起在莫言的《红蝗》中也有相似的场景描述,写的是“四老爷”在野地上拉屎,原文是这样写的:“四老爷拉屎过程漫长,这个特点村里人人知晓,四老爷认为蹲在干燥的野地里拉屎是人生的一大乐趣,四老爷只要不是万不得已,总是骑着毛驴跑到野地里拉屎.......四老爷把拉屎当做修身养性的过程。他蹲着,闭着眼,微微低垂着头,听着春风吹拂麦芒,听着地里的蒸汽噬啦地上升。——四老爷去野地里拉屎是选择季节的,这是必须说明的。他老人家精通阴阳五行,熟谙寒热温凉。春天,阳气上升,阴气下降,太阳强烈但不伤腠理,是最适合野外拉屎的季节.......”这两个场景很有相通的地方,而核心就是“拉屎”,这样描述不是脏,也不是低俗,而是实话,是真诚。优秀的作家总是用最朴实的文字去还原最原始最质朴的生活与人性,吃饭就是吃饭,拉屎就是拉屎,在什么地方就得做什么事,见什么人就得说什么话。我在论坛中也曾写过关于“如厕”的贴子,但没有把味道写出来,难道人类文明进步了,没有了野地与粪缸,就不敢写“拉屎”了吗?我大抵是死抱斯文与强装高雅,硬要把吃饭说成“用膳”,拉屎说成“如厕”,可见我是不具备成为一个优秀作家或者作家的潜质的。当然,这是题外话。
      
      福贵把房屋田地输光之后,他的父亲并没有如他想象中要揍他,反而在床上躺了三天之后无气没力地安慰他,看到这里我隐隐觉得他的父亲命不久矣,果然几天之后就从粪缸上摔下来,死了。第二个死去的是他的母亲,他原本是要进城去给他的母亲请医生,为他的母亲诊病,却不慎被抓了壮丁,在军队里呆了两年,他母亲在他被抓壮丁后的头两个月里病死了,没能见上最后一面。他在军队的两年里目睹了很多人死去,有当兵的,比如说与他混熟了的“老全”;有逃跑的,死在夜里的枪声下;还有成片成片的伤兵,躺在雪地里冻死。福贵没有死在战场上,他成了解放军的俘虏,解放军给他发了盘缠,让他自行回家,家珍和他的一双儿女仍然在等他回来,一家四口团聚了,原本以为会有好日子过,却想不到变故接踵而来。
      
      福贵的儿子叫有庆,有庆的老师是县长的爱人,生孩子时大出血,全校的学生都去医院献血,可是只有有庆的血型才与老师的匹配,医院抽干了有庆的血,有庆死在医院里,福贵抱着有庆的遗体很久很久,最后亲手埋葬了有庆,还要想办法瞒着家珍。这是福贵第一次心碎。福贵的女儿凤霞,在福贵被抓壮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,变得又聋又哑,长大后好不容易找了一个丈夫,可是在生出孩子后大出血死了,跟有庆一样死在同一家医院里,福贵说这家医院与他们家的人有仇,一进去有死无生,有庆是因为别人生孩子死了,凤霞是自己生孩子死了。福贵与女婿二喜埋葬了凤霞,一双儿女就这样离他而去,他的心碎成了十七八块,跟着家珍也死了,死前对福贵说:“儿子和女儿都走了,我也没什么可放心不下的了......下辈子我们还做夫妻。”三个至亲的人都死了,福贵的心不但碎了,而且也跟着死了,以至于后来他跟“我”——那个老打呵欠的人,聊起家珍时说:“家珍死得很好,死得平平安安,干干净净......”
      
      福贵说这话时面带微笑,西落的阳光照在他脸上,显得格外精神。原书是这样描述的。我想在福贵的心里,家珍原本就是这样的,平平安安,干干净净,他只能这样把家珍记在心里。
      
      福贵跟女婿二喜以及外孙苦根一起生活,二喜在干活时出了事故,丢了性命,死在有庆和凤霞死的那家医院,福贵昏倒在地上。后来他带着苦根一起过活,苦根在长到七岁的时候被他煮熟的豆子撑死了,虽然当时苦根在生病,但他还是觉得是豆子撑死了苦根。这次没看到福贵哭,也没看到福贵昏倒,甚至什么都没有看到,或许福贵是麻木了,他的眼泪在凤霞死的时候就流干了,他跟“我”说完他的故事之后就牵着那头老牛走了,那头老牛的名字也叫“福贵”,是福贵起的,他离开时还唱了一首歌:“少年去游荡,中年去掘藏,老年做和尚。”那时“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,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。”作者在这样的环境描写中结束了福贵的故事。
      
      看完了整本书,心里觉得很凄凉、很悲苦,四周很安静,没有一点声响。我想,无论一个什么人,无论生于哪个年代,人心总是肉做的罢!我不知道福贵是如何扛住那层层打击的,所有的亲人一个一个地死去,他亲手埋葬儿子、女儿、妻子,虽然书中没有描述女婿和外孙是不是他亲手埋的,但我估计是的,因为没有别人了,福贵已习惯亲手埋掩死去的亲人,在苦根死的时候,他甚至没有任何悲伤的流露,没有任何心理活动。或许不但福贵习惯了,作者也习惯了,读者也习惯了,只任由情节发展,无力拦阻。
      
      我想了很久,为什么那样狠?为什么还让福贵活着?有些时候,有些人,会觉得死了的确比活着好,可书名偏偏叫《活着》,偏偏让福贵活着,那就更狠,或许只有狠才能刮剔骨髓,拯救灵魂;只有狠才能革新思想,才能成其为文学。

鲜花

2

查看全部鲜花

点评
发表于 2024-12-23 18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本书我只看了一遍。读后容易压抑,不能再读。
电影也看了,电影一些情节改弱了。葛优演技还是了得。

码上,有时间来读读后感。
点评
发表于 2024-12-24 08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老祖宗,早已总结过了,兴,百姓苦,亡,百姓苦

书中这么写,那么苦,富贵不是还是活着,而且他只是个缩影,   不经历苦难,怎么见彩虹,  

书本上写的痛,不及人世间的九分之一, 只是现在的史书去其糟粕留其精华,很难了解那些阴暗面了

比起五胡乱华,元末明初,民国末到建国初的这段时期,还算好一些,只能说各有各的苦,就像黑夜,给了人们眼睛,而眼睛却要追求光明

鲜花

1

查看全部鲜花

点评
发表于 2024-12-24 08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拈花小和尚 发表于 2024-12-23 18:35
这本书我只看了一遍。读后容易压抑,不能再读。
电影也看了,电影一些情节改弱了。葛优演技还是了得。

小和尚六根不净呀
点评
发表于 2024-12-25 09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龚彪 发表于 2024-12-24 08:32
小和尚六根不净呀

又不是看《金瓶梅》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12-25 11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拈花小和尚 发表于 2024-12-23 18:35
这本书我只看了一遍。读后容易压抑,不能再读。
电影也看了,电影一些情节改弱了。葛优演技还是了得。

电影、小说看一遍也够了
重温的话恐怕需要调整情绪
葛优那老戏骨,啥都能演
拈花小和尚 2024-12-25 21:24
回复
他的《阿拉是条狗》也很好看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12-25 11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龚彪 发表于 2024-12-24 08:32
老祖宗,早已总结过了,兴,百姓苦,亡,百姓苦

书中这么写,那么苦,富贵不是还是活着,而且他只是个缩 ...

若说中国的历史,基本上是一部战争史
朝代更迭,治乱交替,绝大多数是由战争来推动的,在某些朝代虽有所谓的“盛世”,但人们还是要面对很多艰难厄困,比如说天灾、瘟疫等
总的来说,在建国之前,这块大地的人民就没过几天安生日子
从宏观上来看,历史的发展是大环境大气候,但若观之入微,将事件浓缩到一个具体对象的身上,或在一个具体对象的身上放大
那读起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

鲜花

1

查看全部鲜花

拈花小和尚 2024-12-25 21:24
回复
再把时间线拓远一点,改开之前。
龚彪回复拈花小和尚 2024-12-26 08:57
回复
伤疤好了,还要揭。。别闹, 看看伤痕文学就好
拈花小和尚回复龚彪 2024-12-26 19:15
回复
呃。
燕十三回复拈花小和尚 2024-12-27 12:14
回复
建国至改革开放这段时期还是有好几次战争的,抗美援朝、珍宝岛自卫反击战、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、中印自卫反击战,甚至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等
燕十三回复拈花小和尚 2024-12-27 12:15
回复
无一例外都取得胜利,但战火未发生在本土腹地,黎民未陷于战乱,相比之前的兵连祸结生灵涂碳自不可同日而语,虽有经历一些历史事件,然而还是比较稳定的。
还有 5 条回复, 点击查看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12-25 11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龚彪 发表于 2024-12-24 08:32
小和尚六根不净呀

当和尚当得六根未净,还是挺好玩的
鲁智深最好,一边当和尚一边喝喝酒吃吃狗肉,有趣得紧
拈花小和尚 2024-12-25 21:25
回复
最后还成了正果。
燕十三回复拈花小和尚 2024-12-27 12:17
回复
钱塘江上潮信来,今日方知我是我。。。。
拈花小和尚回复燕十三 2024-12-27 13:13
回复
十三了得,这储备和记忆力惊人。
燕十三回复拈花小和尚 2024-12-27 13:22
回复
智深和武松是我喜欢的,所以记的多一些,不喜欢的也就烟消云散了
拈花小和尚回复燕十三 2024-12-27 13:26
回复
我竟没有特别喜欢的人物,单单很喜欢里面的牛肉。切二斤牛肉,每次都能把我看馋。
还有 1 条回复, 点击查看
发表于 2024-12-25 19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燕十三 发表于 2024-12-25 11:12
若说中国的历史,基本上是一部战争史
朝代更迭,治乱交替,绝大多数是由战争来推动的,在某些朝代虽有所 ...

小时候看三毛流浪记里,大将军自杀时,对小三毛说,我们都是小把戏, 当时小三毛不理解,电影幕布前的我也不理解,随着时间的推移,觉得这句话越来越有道理。。

鲜花

1

查看全部鲜花

点评
发表于 2024-12-25 19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燕十三 发表于 2024-12-25 11:14
当和尚当得六根未净,还是挺好玩的
鲁智深最好,一边当和尚一边喝喝酒吃吃狗肉,有趣得紧 ...

这不是让小和尚当跳墙和尚么
点评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千山论坛

GMT+8, 2025-2-24 10:26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