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318|回复: 7

[评论] 丑是原罪!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3-6-8 21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网络小刀 于 2023-6-8 21:16 编辑

文/网络小刀

主角丑兵在战场上是最勇敢坚韧的战士,在国家层面上说为了国家的尊严甘愿牺牲自己。在这个意义上,丑兵确实是丑陋又英勇的代表。


然而,如果说“仁慈的救赎,只能存在于类似文艺小说的作品”,那么这表明仁慈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美好,只能被表现在某种理想状态下的文学作品中。但实际上,仁慈并不是缺陷本质,而是一种高贵的品质,能够流露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之间。


我对莫言小说《丑兵》深有感触。在这个人们疯狂追求美的时代,丑陋往往被深深压抑,被抹杀。但《丑兵》拒绝了这种价值判断,他淡泊地把丑直接呈现给读者,不同于电影里的美颜剪辑,不同于社交媒体上的美颜相机。丑就是丑,这是最可贵的,也是最难能可贵的。然而,世人总喜欢在另外个角度做文章。为了美化一些东西,为了告诉人们它不是那么丑陋,很多事物总被化整为零,变得没有属于自己的本质了。引以为例的,就是丑兵突破外形以外对美的升华。其实这些美化都离不开一个问题,就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策略:从寻找到展示,从升华到标榜。这种策略是构建在对美的期待和欲望之上的,它描绘的是一种追求美的行动和动机。然而,在美已经被触碰到的时候,对于其本质的理性思考却被放弃了。



因此,对于丑兵,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即使有缺陷的外表,但是他们却通过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国家和民族荣誉,展现出了高贵的品质。同样,我们在与他人打交道时,也要以仁慈和互敬的态度去对待他人,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他人的价值和精神面貌,同时让自己拥有更美好的人格和品质。


总之,丑兵给我们带来启示,让我们知道真正的价值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外表,而是应该从内在的品质中来发掘和挖掘。孔子还说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这也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准则之一。当我们在面对他人时,要以一种宽容、仁慈和互敬的态度去对待他人,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更多的价值和收获。


但是时代的发展思考根本不被承认某些东西。无论是在电影、媒体还是商业节目中,丑陋一方面往往被压制,另一方面则被当做噱头被轻易地批量化带过,那么,美到底是什么,美带给人们什么,是值得我们再思考的问题。


《丑兵》不辩秋色,也不敌绚烂。那些丑陋的面孔,就像死者的生命一样,全然没有任何可能得到一个逃脱现实的机会。所以仁慈的救赎,只能存在于类似文艺小说的作品,而人,其实都有丑陋一面,乃至更多的是内心的丑陋,但施舍仁慈却只是体现自己高贵的一面。我们可以反思,对于丑和美的价值观,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态度去面对。内心平和,聚焦本质,才能看到世间事物的真谛。



2023/6/8

鲜花

2

查看全部鲜花
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6-8 21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了,跟和尚一样叨念一句:200金币到账:)
点评
发表于 2023-6-8 21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你这文字有重叠啊,小刀,是复制多了吧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6-8 21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若依 发表于 2023-6-8 21:14
你这文字有重叠啊,小刀,是复制多了吧

排版时有错了,我本来以为字数太少,已经编辑了
点评
发表于 2023-6-8 21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人学会战胜自己的重要方法就是平和,只有内心平和,才能感知幸福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6-8 21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若依 发表于 2023-6-8 21:19
人学会战胜自己的重要方法就是平和,只有内心平和,才能感知幸福。

读了小和尚的文章有了点启示,其实现在社会太多讴歌的东西。当然不能说讴歌就一定不对,但是剖开现象观察本质,会发现:很残忍很负面的东西才是社会的主流现象。
点评
发表于 2023-6-8 21:50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丑人无罪。罪在太美

点评

谢村夫兄赏读  发表于 2023-6-8 22:08
点评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千山论坛

GMT+8, 2025-2-24 22:06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