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八,愿美好“粥”而复始
小孩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。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,喝腊八粥的日子。时进腊月,年便近在眼前了。 小时候的腊八粥,其实也凑不齐八样,但是照样喝得甜甜蜜蜜,很有仪式感。 中国人讲旧历,一些老的说法几千年传承下来。有些人会在意,一时半会还改不掉。比如,腊八节,出嫁了的闺女不能喝娘家的腊八粥。 至于为什么,没人说得清。似乎和有多规矩都是针对出嫁了的女子,多有排外的意思。出嫁了,就好比泼出去的水,被冠以夫姓,再回娘家就是客人了。 记得那一年,姐带着小外甥在娘家住,刚好赶上腊八。母亲说起这个老例,姐那天早饭吃的是油条,没喝腊八粥。 十几年过去,我们要是此时都在娘家。不知,母亲还会不会提起这个说法? 中国人的仪式感自古很强,只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人们腾不出时间来顾及这些。拿我们家来说吧,比如,每年正月十四,在老家也会象春节前一样蒸包子,晚上要包饺子,正月十五那天早起煮了吃。 有一年,正月十四时,和姐通电话。她正忙活着,还问我蒸了没有。 象我们三口之家,根本就不这么过,亦如平时,能省就省,能减就减。 腊七腊八,冻死俩仨。腊八一般在三九天,是数九寒天中最冷的时令。小时候的冬天,也真是冷。一是那时取暖设备不足,二是确实冷,连地有时都被冻裂。 当时村里有个婶子外号叫“腊八狗儿”,从母亲这一辈的人嘴里常听到。当时觉得这外号可是够难听的。也不知是谁给起的。 小时候盼着过年,那心迫切的呀,一天天地数着,怎么还没到呢。 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,每天的日子都象过年。儿时那些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食,穿到的新衣,如今,随时都能吃到嘴里穿到身上。别说大人了,孩子们对年的期盼也没那么迫切了吧。 今年没特意熬腊八粥,昨天中午的粥还有,随便应了个景。到了冬天,我喜欢熬煮杂粮粥,隔三岔五地熬,每次熬一大锅,每天都在喝粥。 冬天的每一个清晨,热乎乎的一碗杂粮粥喝进胃里,暖融融的。 腊八这天,有件事是必须做的,那就是腌腊八蒜。离春节还有二十多天,刚好腌好。届时,用来蘸饺子吃。 为什么这一天腌,我也说不清楚。因为平时也腌过,照样也是腊八蒜的味道。 大概,也是为了有个仪式感吧! 将蒜剥了眼,洗净,放进准备好的醋里。最好是甜一点的,这样腌出来的腊八蒜,翠绿鲜嫩,微微有点点辣甜。 腊八,将生活煮成诗,将岁月酿成酒。愿日子可爱,愿好事“粥”而复始!
查看全部鲜花
令狐冲
穆云寒
风晴雪
一鹿向北 发表于 2025-1-7 10:32 一些过节的老习惯, 都是老人留下的, 像我们这个时代的人,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手机版|千山论坛
GMT+8, 2025-2-24 04:56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