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113|回复: 34

[札记] □幽它一默:从程颐的道学到蒲松龄的小说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5-1-9 13:5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大鹏诗语 于 2025-1-10 15:57 编辑

□幽它一默:从程颐的道学到蒲松龄的小说


2025.1.8 偶有所拾,味之,心下辄欢。

★——

读《论语集注》,得一词“浃洽”。
子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
程子解曰:“习,重习也。时复思绎,浃洽于中,则说也。”
浃洽,看书友评论:“浃洽”二字,宜仔细看。凡于圣贤言语思量透彻,乃有所得。
譬之浸物于水:水若未入,只是外面稍湿,里面依前干燥。必浸之久,是透内皆湿。

原来如此。
将自己泡在一本书,一句话中,终得浸润,如何不喜?

——落梅如雪乱《携酒上春台》


看到落梅帖子中“浃洽”一词,甚是面熟,肯定在哪里见过。在哪里呢?《聊斋志异》里呗,“浃洽终夜”嘛。一查,果然,在《花姑子》里。

程子(颐)是严肃的道学家,最重视端正男女关系。另外,写作一事,在他看来,是属于玩物丧志型的。

孰料六百余年之后,他老人家用来称道读(圣贤)书之乐的词语,不仅被用于写作,而且竟被用来描写人妖之间“生命的大和谐”(武侠名家梁羽生惯用语)。更有甚者,这本充斥着□□画面的小黄书,还俨然成了名著。这这这……真是气煞人也。

子曰:“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”信夫!

鲜花

5

查看全部鲜花
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1-9 13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开个小玩笑
点评
发表于 2025-1-9 16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鹏真是博学,还强记,《聊斋志异》我也翻过,只是翻了个寂寞。
这个词从此不忍直视了。
点评
发表于 2025-1-9 16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写的不错
点评
发表于 2025-1-9 16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本充斥着□□画面的小黄书,还俨然成了名著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揣测一下,大概和措辞有关。
文言文天然有古雅感。骂人显得也合辙好听。
“非人哉”“不死何为”,翻译成现代白话都极刺耳。

曾经看过一本古艳情小说选,文墨也极好。
甚是蕴藉。读来绮丽,读后萧索。
印象里聊斋还有一篇写神交,红颜知己的,也写得十分得风流意。

鲜花

2

查看全部鲜花
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1-9 18:5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拈花小和尚 发表于 2025-1-9 16:30
大鹏真是博学,还强记,《聊斋志异》我也翻过,只是翻了个寂寞。
这个词从此不忍直视了。 ...

博学谈不上,记性稍好点。但这是父母给的,算不得自己的能耐。
其实,我很敬重你的:按时下的话说,有料。真材实料的人,是值得尊重的。
哈哈哈,都怪蒲老措大,好好一个词,让他毁掉了。

鲜花

1

查看全部鲜花
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1-9 18:58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风晴雪 发表于 2025-1-9 16:34
写的不错

谢谢雪美女!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1-9 19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拈花小和尚 发表于 2025-1-9 16:49
这本充斥着□□画面的小黄书,还俨然成了名著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这本充斥着□□画面的小黄书,还俨然成了名著。
——这就是拿姓程的开个玩笑,不是真评论《聊斋》。不太喜欢此公,不管他是真正经,还是假正经,都不喜欢。这是一个无趣的人。不如他哥程颢可爱。
你的猜测有道理。朱光潜也有同样看法,当然,他说的是《西厢》,张生和莺莺“大和谐”那一场。
文言,有它的好处。写白话文的,如果有一定的古文修养,写出来的文字,也会典雅些。
你说的这篇是《娇娜》,孔雪笠和狐女娇娜成了知己,蒲松龄谓之“腻友”。


鲜花

1

查看全部鲜花

点评
发表于 2025-1-9 20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学习啦!
点评
发表于 2025-1-9 21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有学问呢,赞一个~
点评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千山论坛

GMT+8, 2025-2-24 09:56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