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UID
- 237
- 主题
- 回帖
- 0
- 精华
- 积分
- 4223
- 金币
- 枚
- 草籽
- 颗
- 鲜花
- 朵
- 注册时间
- 2023-5-26
- 最后登录
- 1970-1-1
|
本帖最后由 无事人 于 2023-9-18 09:52 编辑
1894年9月17日,中日海军在大东沟海域发生激战,史称甲午海战。此战北洋海军奋战英勇,战术可观,虽然损失5艘军舰,伤亡千余人,但主力尚存,且让日军不敢轻视。
1895年1月20日,日本联合舰队进攻威海卫东南10余里处的荣成。
1月25日,日军登陆,进攻南帮炮台。
1月30日,南帮炮台失守,随后北帮炮台失守;
2月3日,日军用占领的炮台及联合舰队围攻威海卫军港内的的北洋舰队,北洋舰队或沉或降,全军覆没。
2月22日,光绪帝朝会让李鸿章与众臣议论媾和之事,李鸿章坚决反对割地,翁同龢主张倘若可以回避割地,即便巨额战费赔偿,也可以忍辱负重。
3月13日,李鸿章奉命前往日本议和,此时距离北洋舰队覆没仅仅过去了40天。
3月19日,李鸿章抵达日本,开始议和;
4月17日,《马关条约》签署,清政府赔款2亿两白银,割让辽东、台湾澎湖列岛,日本在拿到赔款后,国运就此进入快速上升期。
在这场影响中日国运的战争中,北洋海军无愧每年400万两的军费,对得起清政府,但陆军拉胯,最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。
|
鲜花
-
1
查看全部鲜花
-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