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2790|回复: 158

[随笔] 童话之美(一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2-3 20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跳跳虎 于 2024-2-3 23:19 编辑

     前阵子,偶然间翻到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这篇童话,好像是学校课本上的。虽然之前故事知道梗概,但细读一遍,内心还是被震撼到了。

     由此,也就饶有兴味地把安徒生的童话阅读了一番。想起我的童年时代,没正规看过童话,世界童话三大宝库的《安徒生童话》、《格林童话》和《天方夜谭》,都和我无缘。只是后来零敲碎打或道听途说,知道一点儿背景和大概。想起来也惭愧,现今算是补一下。倒不是梦想追回童年时光,只是心里求个平衡。同时,还有比较核心的一点,就是目前无论是国产剧、韩剧和美剧,又或者是奥斯卡和动作影片,真的很难感动到我,文学作品中也是如此。想不到这次被童话感动了一下,难不成我的感动点还停留在儿童时代吗?搞得我自己一时都有点儿迷蒙。

     不过,既然被感动了,那就回报一下,做点儿值得的事。

     《安徒生童话》、《格林童话》和《天方夜谭》这两者之间在内容上有一个比较明显或是本质的区别。就如安徒生所说,我给孩子们写故事,也想到大人就在他们身边,所以在童话中加些寓意,也同时能给大人看点儿东西。也就是说,安徒生童话是小孩大人两相宜。其童话,民间传说部分只占百分之十左右,其他的,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原创。安徒生被称为“世界儿童的太阳”,童话全球印刷发行量仅次于《圣经》。格林童话和《天方夜谭》主要是民间故事的整理加工和润色而成。不过,论名气,论影响力,都是响当当的,都有很多经典篇章。

     安徒生一生坎坷,特别是在婚姻方面,对他的文艺作品特别是童话影响很大,这个留待以后有空叙。他本人同时也是诗人、剧作家、小说家和民间艺术家。30来岁成名之前,因为出身贫穷,可以说是磨难重重,一直在黑暗中颠沛行进,有次,竟因没钱差点儿饿死在剧场。

     背景说了这么多,进入正题。这篇主要涉及安徒生童话《拇指姑娘》。其实,《小人鱼》(又译《海的女儿》)似乎更值得一说,因为毕竟大家对文本的理解似乎还有点儿争议和争鸣,还有《柳树下的梦》、《野天鹅》和《单身汉的毡帽》等,都属于矿,值得挖掘和思考。

     《拇指姑娘》主要是讲一位女人想要一个小小的女儿,就去请教巫婆,得到一颗大麦粒,种之成花,拇指姑娘就从这朵郁金香中生长出来,胡桃壳作摇篮,紫罗兰当被子。安徒生是很会讲故事的,情境渲染和语气结构如梦幻般,文字亦似满天星子洒落,儿童眼中的多彩世界。

     然后呢,一个癞蛤蟆把拇指姑娘抢跑了,想让她给他儿子做媳妇,那拇指姑娘肯定不愿意。小鱼看不过眼,悄悄把她放走了,漂流之中,遇到蝴蝶、金龟子、田鼠、鼹鼠和燕子。其中,蝴蝶是喜欢她,金龟子属于萍水相逢,田鼠是在她又冷又饿的时候救了她,鼹鼠是田鼠的尊贵客人,指定要和拇指姑娘结婚。燕子呢,是冻晕了,被拇指姑娘所救。拇指姑娘肯定不愿意和鼹鼠结婚,因为鼹鼠不喜欢阳光。她显然和燕子同属一个圈子。

     当夏天到来,燕子要飞去一个温暖国度,邀请拇指姑娘一起驭她飞走,但她没答应。

     这应该是文中的一个重点,拇指姑娘善良和报恩之心在此彰显。后来,婚期渐渐迫近,田鼠也威胁逼迫,拇指姑娘日夜焦虑。这时,燕子第二次飞来,这次拇指姑娘没有犹豫,骑在燕子背上飞走了。

     后面,拇指姑娘和燕子一起到了阳光的国度,然后遇见小小的花朵的国王并且一见钟情,飞速成就姻缘。读到这里,我的脑海立马存了一个问号。如果说,鼹鼠不喜欢阳光和蓝天,拇指姑娘不喜欢;金龟子也喜欢拇指姑娘,但受到族群的舆论影响,后来自己先改变了态度;那燕子和拇指姑娘长时间里,一直是同快乐共患难的,而且文字中多次提到燕子非常喜欢拇指姑娘,那为啥拇指姑娘就没喜欢上燕子呢?这个就颇值玩味了。小孩子看童话,肯定不会想到这个,因为情节很齐全,一切过程都是那么自然而然。但大人看,这个问题是逃不掉的,而且比较重要。安徒生没有正面回答,只是一笔带过,但细节中,安徒生还是隐留了线索。这里录一下原文:

     “他们把这对翅膀安到拇指姑娘的背上,这么着,她现在就可以在花朵之间飞来飞去了。这时大家都欢乐起来。燕子坐在上面自己的窠里,为他们唱出他最好的歌曲。然后在他的心里,他感到有些悲哀,因为他是那么喜欢拇指姑娘,他的确希望永远不要和她离开。

     ‘再会吧!再会吧!’那只小燕子说。他又从这温暖的国度飞走了,飞回到很远很远的丹麦去。在丹麦,他在一个会写童话的人的窗子上筑了一个小窠。他对这个人唱:‘滴丽!滴丽!’我们这整个故事就是从他那儿听来的。”

     我的个人理解,这是一个门当户对和缘分的问题。在现实中,实际上类似的问题也一直苦恼了安徒生很多年。燕子很好,但属于单相思,拇指姑娘也喜欢但却没那方面的感觉,燕子的伤心拇指姑娘也没有感受到,而且还有一个背景相配的问题。王子就是王子,拇指姑娘注定的心中人和美好姻缘。或者还可以这样理解,拇指姑娘是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(但这方面的成分不算大)。文中,和王子见面到结婚,也就几行字,属于闪电式。但喜欢就是喜欢,不需要理由,有时和付出是无关的。上面,还有一个细节,就是燕子在那种情况下,依然为他们唱出他最好的歌曲,这个情节在《海的女儿》也有。爱有几种,燕子这种属于比较崇高的,但同时也是不得不崇高,崇高也是有代价的,很大的代价。这中间,肯定有痛苦,只是这个不是此文的重点,痛苦的部分,实际上《海的女儿》那里已经说得够深够细,不但是痛苦,而且相当痛苦。不过,这篇童话中,好在燕子过了这一关,又可在诗人跟前唱歌了。依约记得,在《小王子》中,也有类似的性格情形人物。

     安徒生的童话作品,向深层挖掘,往往可知其隐的悲剧审美和悲剧意识,这正是他作品之所以伟大的所在。这篇基本上是happy ending,但细节中已经有苗头。那克服此难关只能用崇高或信仰,格调超拔才行。从雨果的《悲惨世界》到莎翁的戏剧,无不沿此路径。话说,安徒生一生热爱旅游,和雨果、巴尔扎克、狄更斯、托马斯曼都是见过且熟识的,包括《格林童话》的格林兄弟俩,他专程拜访过。想想中国的《红楼梦》在审美关照上,不也是如此,如果写成鸳鸯蝴蝶风格,也成就不了作品的伟大。在这点上,也是《红楼梦》艺术思想和成就比《西厢记》和《金瓶梅》高出的原因所在。

    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,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信仰,不仅仅是燕子如此,小人鱼如此,中国古代先贤更不乏此例。比如孔子、诸葛亮,在《论语》和《出师表》里都有涉及此项内容。

     说到这里,安徒生160多篇童话里,真还有唯一一篇以中国为故事背景和主角的童话,就是《夜莺》,而这个夜莺,又是安徒生一生所恋女士珍妮林德的化身。当然,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。所以如此看来,在精神领域,安徒生和中国古代贤士还是息息相通的。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跳跳虎 2024.2.3

鲜花

11

查看全部鲜花
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2-3 20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沙发留给俺的朋友。我嘛,站着检查错别字,把版面弄工整。

鲜花

2

查看全部鲜花
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2-3 20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跳跳虎 于 2024-2-3 21:01 编辑

喜欢童话的各位友友看过来咯。
拈花、包包等同学,感觉你们对童话是有自己的观点的。

我抛砖引玉哈。

鲜花

1

查看全部鲜花

点评
发表于 2024-2-3 21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在幼儿园时老师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我一点都不感兴趣,反而对新闻有所关注;所以对童话说不出个所以然,但对楼主一气呵成的文章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点评
发表于 2024-2-3 21:24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跟着跳跳兄再回顾一下童话。
这三本书感觉都有看过,只是内容都不记得了。
要么看的是节选。其实悲剧的文字都不爱好看,即使是童话。
看过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后,好像还做过类似的梦,雪地里火柴取暖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2-3 21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箩那耳朵 发表于 2024-2-3 21:12
在幼儿园时老师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我一点都不感兴趣,反而对新闻有所关注;所以对童话说不出个所以然, ...

佩服吧,小多。
我把小多先懵住再说。:)

看你啥时候能写出这类文字。:)

安徒生的,大人可以看的,同时属于成人童话。
《白雪公主》是《格林童话》里的,比较质朴,小孩子爱看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2-3 21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夜风 发表于 2024-2-3 21:24
跟着跳跳兄再回顾一下童话。
这三本书感觉都有看过,只是内容都不记得了。
要么看的是节选。其实悲剧的文字 ...

经典童话还是很值得一看的。
安徒生的童话,学校课本好像选了三篇,课外指定读物选了两篇,作为外国人上中国的课本,挺牛的了。

悲剧或悲惨的文字,小孩子都可以看,大人没问题的。:)
当然,这里有个文学偏好问题。

虽然情节比较悲剧化,但对儿童是有好处的,不必担心他们的理解和欣赏能力。
深层的东东,孩子们不会多想,也不会因为此会影响情绪啥的。
反而会引发思考,这个宝贵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2-3 21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箩那耳朵 发表于 2024-2-3 21:12
在幼儿园时老师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我一点都不感兴趣,反而对新闻有所关注;所以对童话说不出个所以然, ...

建议多多有兴趣的话,可以看点儿安徒生。

他写的东西挺耐看的,绝非字面上那么简单。
能成为国宝,又是百年经典,没两下,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点评
发表于 2024-2-3 21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安徒生童话》,《格林童话》、《一千零一夜》、《伊索寓言》被称为四大童话。
《安徒生童话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
每次想起,都会觉得i心酸。小女孩需要的只是一点点光,一点点暖,却没有人给她。
而喜欢拇指姑娘,是因为她对于光明的追求。善良,勇敢,坚强。
点评
发表于 2024-2-3 21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跳跳是应该多来散版写写字,写得挺好。
点评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千山论坛

GMT+8, 2025-2-24 15:49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