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主: 风清扬

[摘录] 古诗选读

[复制链接]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9-21 15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●魏诗卷一
  ☆魏武帝曹操

【蒿里行】

关东有义士。兴兵讨群凶。
初期会孟津。乃心在咸阳。
军合力不齐。踌躇而雁行。
势利使人争。嗣还自相戕。
淮南弟称号。刻玺於北方。
铠甲生虮虱。万姓以死亡。
白骨露於野。千里无鸡鸣。
生民百遗一。念之断人肠。

  【短歌行】
  
对酒当歌。人生几何。
譬如朝露。去日苦多。
慨当以慷。忧思难忘。
何以解忧。唯有杜康。
青青子衿。悠悠我心。
但为君故。沉吟至今。
呦呦鹿鸣。食野之苹。
我有嘉宾。鼓瑟吹笙。
明明如月。何时可掇。
忧从中来。不可断绝。
越陌度阡。枉用相存。
契阔谈燕。心念旧恩。
月明星稀。鸟鹊南飞。
绕树三匝。何枝可依。
山不厌高。海不厌深。
周公吐哺。天下归心。

【苦寒行】
  
〖乐府解题曰:晋乐奏武帝北上篇。备言冰雪谷之苦。其後或谓之北上行。盖因武帝辞而拟之也。〗
  
北上太行山。艰哉何巍巍。
羊肠坂诘屈。车轮为之摧。
树木何萧瑟。北风声正悲。
熊罴对我蹲。虎豹夹路蹄。
谷少人民。雪落何霏霏。
延颈长叹息。远行多所怀。
我心何怫郁。思欲一东归。
水深桥梁绝。中道正徘徊。
迷惑失故路。薄暮无宿栖。
行行日已远。人马同时饥。
担囊行取薪。斧冰持作糜。
悲彼东山诗。悠悠使我哀。

 【步出夏门行】

东临碣石。以观沧海。
水何澹澹。山岛竦峙。
树木丛生。百草丰茂。
秋风萧瑟。洪波涌起。
日月之行。若出其中。
星汉灿烂。若出其里。
幸甚至哉。歌以言志。

孟冬十月。北风徘徊。
天气肃清。繁霜霏霏。
鸡晨鸣。鸿雁南飞。
鸷鸟潜藏。熊罴窟栖。
钱停置。农收积场。
逆旅整设。以通贾商。
幸甚至哉。歌以咏志。

乡土不同。河朔隆寒。
流澌浮漂。舟船行难。
锥不入地。丰籁深奥。
水竭不流。冰坚可蹈。
士隐者贫。勇侠轻非。
心常叹怨。戚戚多悲。
幸甚至哉。歌以咏志。

神龟虽寿。犹有竟时。
腾蛇乘雾。终为土灰。
骥老伏枥。志在千里。
士暮年。壮心不已。
盈缩之期。不但在天。
养怡之福。可得永年。
幸甚至哉。歌以咏志。

【却东西门行】
 
鸿雁出塞北。乃在无人乡。
举翅万馀里。行止自成行。
冬节食南稻。春日复北翔。
田中有转蓬。随风远飘扬。
长与故根绝。万岁不相当。
奈何此征夫。安得去四方。
戎马不解鞍。铠甲不离傍。
冉冉老将至。何时反故乡。
神龙藏深泉。猛兽步高冈。


【谣俗辞】
  
粒米不足舂。寸布不足缝。
瓮中无斗储。发箧无尺缯。
友来从我贷。不知所以应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9-21 19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燕子楼

张建封,兗州人,父玠,少豪侠,轻财重士。
建封少颇属文,好谈论,慷慨负气,以功名为己任。
贞元四年,以建封为徐州刺史,兼御史大夫、徐泗濠节度、支度营田观察使。既创置军伍,建封触事躬亲;性宽厚,容纳人过误,而按据纲纪,不妄曲法贷人。每言事,忠义感激,人皆畏悦。七年,进位检校礼部尚书。十二年,加检校右仆射。十三年冬,入觐京师,德宗礼遇加等,特以双日开延英召对,又令朝参入大夫班,以示殊宠。
十四年春上巳,赐宰臣百僚宴于曲江亭,特令建封与宰相同座而食。
建封将还镇,特赐诗曰:“牧守寄所重,才贤生为时。宣风自淮甸,授钺膺籓维。入觐展遐恋,临轩慰来思。忠诚在方寸,感激陈清词。报国尔所尚,恤人予是资。欢宴不尽怀,车马当还期。谷雨将应候,行春犹未迟。勿以千里遥,而云无已知。”又令高品中使赍常所执鞭以赐之,曰:“以卿忠贞节义,岁寒不移,此鞭朕久执用,故以赐卿,表卿忠节也。”
建封在彭城十年,军州称理。复又礼贤下士,无贤不肖,游其门者,皆礼遇之,天下名士向风延颈,其往如归。贞元时,文人如许孟容、韩愈诸公,皆为之从事。
子愔。 愔在徐州七年,百姓称理,诏赠右仆射。  (旧唐书)

建封少喜文章,能辩论,慷慨尚气,自许以功名显。李光弼镇河南,盗起苏、常间,残掠乡县。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光弼麾下皆讨。建封见中人,请前喻贼,可不须战。因到贼屯开譬祸福,一日降数千人,纵还田里,由是知名。

治徐凡十年,躬于所事,一军大治。善容人过,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。其言忠义感激,故下皆畏悦。性乐士,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,故其往如归。许孟容、韩愈皆奏署幕府,有文章传于时。
愔治徐七年,其政称治。赠尚书右仆射。(新唐书)

宋末迄今:民间广为流传
白居易与盼盼的故事在宋末已经广为人知。文天祥曾写过《燕子楼》一诗:
自别张公子,婵娟不下楼。
遂令楼上燕,百岁称风流。
我游彭城门,来吊楚王阙。
问楼在何处,城东草如雪。
蛾眉代不乏,埋没安足论。
因何张家妾,名与山川存。
自古皆有死,忠义长不没。
但传美人心,不说美人色。
元明时期,该故事在民间极为流行,较著名的有杂剧《关盼盼春风燕子楼》,冯梦龙的小说《钱舍人题诗燕子楼》,蒋一葵的《尧山堂外纪》等。
清代:收录进《全唐诗》
清代的《御制全唐诗》里,不仅把张仲素的三首《燕子楼》归在关盼盼名下,还收录了民间故事中关盼盼的和诗。其诗人小传也采信了民间的说法,而且还错误地把盼盼当成了张愔父亲张建封的小妾:
关盼盼, 徐州妓也, 张建封纳之。张殁, 独居彭城故燕子楼, 历十余年, 白居易赠诗讽其死。盼盼得诗, 泣曰: 妾非不能死, 恐我公有从死之妾, 站清范耳, 乃和白诗,句日不食而卒。存《燕子楼三首》

全忠使庞师古代友裕,溥分兵固保石佛山,师古攻拔之。自是完垒不战。王重师、牛存节等梯其堞以入,溥徙金玉与妻子登燕子楼,自焚死,实景福二年。(新唐书)


◎卷.23【燕子楼诗三首(一作关盻盻诗)】张仲素
  楼上残灯伴晓霜,独眠人起合欢床。
  相思一夜情多少,地角天涯不是长。
  北邙松柏锁愁烟,燕子楼人思悄然。
  自埋剑履歌尘散,红袖香消已十年。
  适看鸿雁岳阳回,又睹玄禽逼社来。
  瑶瑟玉箫无意绪,任从蛛网任从灰。
◎卷.50【燕子楼三首】白居易
  满窗明月满帘霜,被冷灯残拂卧床。
  燕子楼中霜月夜,秋来只为一人长。
  钿晕罗衫色似烟,几回欲著即潸然。
  自从不舞霓裳曲,叠在空箱十一年。
  今春有客洛阳回,曾到尚书墓上来。
  见说白杨堪作柱,争教红粉不成灰。

◎卷.1【燕子楼三首】关盼盼
  楼上残灯伴晓霜,独眠人起合欢床。
  相思一夜情多少,地角天涯不是长。
  北邙松柏锁愁烟,燕子楼中思悄然。
  自埋剑履歌尘散,红袖香销一十年。
  适看鸿雁岳阳回,又睹玄禽逼社来。
  瑶瑟玉箫无意绪,任从蛛网任从灰。
  ◎卷.2【和白公诗】关盼盼
  自守空楼敛恨眉,形同春后牡丹枝。
  舍人不会人深意,讶道泉台不去随。
  ◎卷.3【句】关盼盼
  儿童不识冲天物,漫把青泥污雪毫。(《临殁口吟》)

夜宿燕子楼,梦盼盼,因作此词。一云:徐州梦觉此登燕子楼作

  明月如霜,好风如水,清景无限。曲港跳鱼,圆荷泻露,寂寞无人见。紞如三鼓,铿然一叶,黯黯梦云惊断。夜茫茫,重寻无处,觉来小园行遍。

  天涯倦客,山中归路,望断故园心眼。燕子楼空,佳人何在,空锁楼中燕。古今如梦,何曾梦觉,但有旧欢新怨。异时对,黄楼夜景,为余浩叹。
--------------
秦观
盼盼

  诗曰:百尺楼高燕子飞。楼上美人颦翠眉。将军一去音容远,只有年年旧燕归。春风昨夜来深院。春色依然人不见。只馀明月照孤眠,唯望旧恩空恋恋。

  曲子

  恋恋。楼中燕。燕子楼空春色晚。将军一去音容远。空锁楼中深怨。春风重到人不见。十二阑干倚遍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周邦彦
解连环

  商调

  怨怀无托。嗟情人断绝,信音辽邈。信妙手、能解连环,似风散雨收,雾轻云薄。燕子楼空,暗尘锁、一床弦索。想移根换叶。尽是旧时,手种红药。

  汀洲渐生杜若。料舟依岸曲,人在天角。谩记得、当日音书,把闲语闲言,待总烧却。水驿春回,望寄我、江南梅萼。拚今生,对花对酒,为伊泪落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毛滂
武宁节度客最贤。后车摛藻争春妍。曲眉丰颊亦能赋,惠中秀外谁争怜。花娇叶困春相逼。

燕子楼头作寒食。月明空照合欢床,霓裳舞罢犹无力。无力。倚瑶瑟。罢舞霓裳今几日。楼空雨小春寒逼。钿晕罗衫烟色。帘前归燕看人立。却趁落花飞入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蔡伸
水调歌头

  用卢赞元韵别彭城

  醉击玉壶缺,恨写绿琴哀。悠悠往事谁问,离思渺难裁。绿野堂前桃李,燕子楼中歌吹,那忍首重回。唯有旧时月,远远逐人来。

  小庭空,清夜永,独徘徊。伴人幽怨,一枝潇洒陇头梅。肠断云帆西去,目送烟波东注,千里接长淮。为我将双泪,好过楚王台。

满庭芳

  烟锁长堤,云横孤屿,断桥流水溶溶。凭阑凝望,远目送征鸿。桃叶溪边旧事,如春梦、回首无踪。难忘处,紫薇花下,清夜一尊同。

  东城,携手地,寻芳选胜,赏遍珍丛。念紫箫声阕,燕子楼空。好是卢郎未老,佳期在、端有相逢。重重恨,聊凭红叶,和泪寄西风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吕渭老
木兰花慢

  石榴花谢了,正荷叶、盖平池。试玛瑙杯深,琅玕簟冷,临水帘帷。知他故人甚处,晚霞明、断浦柳枝垂。唯有松风水月,向人长似当时。

  依依。望断水穷,云起处、是天涯。奈燕子楼高,江南梦断,虚费相思。新愁暗生旧恨,更流萤、弄月入纱衣。除却幽花软草,此情未许人知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张良辰
采桑子

  佳人满劝金蕉叶,夜玉春温。别后黄昏。燕子楼高月一痕。

  年年依旧梨花雨,粉泪空存。流水孤村。不着寒鸦也断魂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刘褒
满庭芳

  留别

  柳袅金丝,梨铺香雪,一年春事方中。烛前一见,花艳觉羞红。枕臂香痕未落,舟横岸、作计匆匆。明朝去,暮天平水,双桨碧云东。

  隔离歌一阕,琵琶声断,燕子楼空。叹阳台梦杳,行雨无踪。后会芙蕖未老,从今去、日望归鸿。愁如织,断肠啼鴂,饶舌诉东风。

-------------
燕子楼空,玉台妆冷,湖外翠峰眉浅
燕子楼寒迷楚梦,

念奴娇

  山河

  登高回首,叹山河国破,于今何有。台上金仙空已去,零落逋梅苏柳。双塔飞云,六桥流水,风景还依旧。凤笙龙管,何人肠断重奏。

  闻道凝碧池边,宫槐叶落,舞马衔杯酒。旧恨春风吹不断,新恨重重还又。燕子楼高,乐昌镜远,人比花枝瘦。伤情万感。暗沾啼血襟袖。


秦筝倦理梁尘暗,惆怅燕子楼空。
燕子楼头蝴蝶梦,桃花扇底竹枝歌。杨柳月婆娑。

心悠悠。恨悠悠。谁剪青山两点愁。笙寒燕子楼。

满江红

  和王夫人满江红韵,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

  燕子楼中,又捱过、几番秋色。相思处、青年如梦,乘鸾仙阙。肌玉暗消衣带缓,泪珠斜透花钿侧。最无端、蕉影上窗纱,青灯歇。

  曲池合,高台灭。人间事,何堪说。向南阳阡上,满襟有血。世态便如翻覆雨,妾身元是分明月。笑乐昌、一段好风流,菱花缺。

头白尽、相如谁顾。燕子楼空尘又锁,望天涯、不寄红丝缕。嗟往事,且休语。


《红楼梦》看黛玉的《唐多令》:

    粉堕百花州,香残燕子楼。一团团逐对成求。飘泊亦如人命薄,空缱绻,说风流。草木也知愁,韶华竟白头!叹今生谁舍谁收?嫁与东风春不管,凭尔去,忍淹留。众人看了,俱点头感叹,说:“太作悲了,好是固然好的。”
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9-22 10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
峄山

一直想去这个地方看看,几个理由:

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
秦始皇封禅,先到这里,峄山碑
再就是近呢。

搜搜资料

又名“邹峄山”、“邹山”、“东山”,雄峙于“孔孟之乡”的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南10公里处,104国道及京沪铁路东侧,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铁路西侧。山系东南一西北向长近30公里,主峰峄山海拔582.8米。
峄山虽然山不高,但却集泰山之雄、黄山之奇、华山之险于一身,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,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。素有“岱南奇观”、“邹鲁秀灵”、“天下第一奇山”、齐鲁名山归岱峄美誉。是中国古代的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。孔子、孟子、秦始皇、李斯、司马迁、华佗、李白、杜甫、苏东坡、王安石、欧阳修、黄庭坚、董其昌、郑板桥等都曾登临揽胜,他们留在峄山的三百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,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9-22 10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9-22 10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据《峄山志》中记载,峄山上第1块碑刻是张仲篆书的季扎碑。后“季扎之碑,轰雷劈碎”。季扎碑何时而立,碑刻内容及张仲何许人等均无可考。可考的是峄山最早一块碑刻为秦始皇二十八年(前219年)率群臣东巡中在峄山上立下的记功碑。此后两汉、两晋、南北朝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到建国前夕都在峄山上留有碑刻。但由于战火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,历代碑刻毁坏严重。峄山上留存下来的较为清晰完整的碑刻还仅有78块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9-22 10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秦峄山碑,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:“始皇二十八年,始皇东行郡县,上邹峄山,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,议封禅望山川之事”。秦始皇“扫六合”统一中国后,曾5次东巡,登临的第一座山就是峄山,并在山上立下第一块记功碑,由丞相李斯以小篆撰写。《二世元年·春》又载:“二世东行郡县,李斯以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而尽,刻始皇所立刻石,石旁著大臣从者名,以彰先帝成功盛德。”秦二世东行郡县,又命李斯撰文在始皇立峄山碑的另一面刻上诏文。
秦峄山碑刻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。东汉的蔡邕、唐代的李冰阳等都曾临摹该碑的小篆书法艺术,颜师古、许慎、欧阳修、赵阳诚、顾炎武等学者也曾研究过该碑刻石始末。秦刻碑毁于北魏,后曾有人用枣木版仿刻该碑,后又失传。宋元祐八年(1093年),邹县县令张文仲在北海王君向获李斯小篆,刻诸厅于峄阴堂。元至元二十九年(1292年),邹县尹宋德命工砻石,又摹刻于其侧。建国后,该碑收藏于孟庙启圣殿。秦峄山碑碑身为长方体,高1.9米,宽、厚皆为0.48米。
点评
发表于 2024-9-30 02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学习。。。
点评
发表于 2024-10-6 19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风清扬 发表于 2024-9-21 14:18
【古诗五首】

上山采蘼芜。下山逢故夫。

以前特别喜欢这个“上山采靡芜”,不可名的惆怅忧伤。
看这一组,“穆穆清风至”也很喜欢。尤喜前四句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11-5 01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拈花小和尚 发表于 2024-10-6 19:30
以前特别喜欢这个“上山采靡芜”,不可名的惆怅忧伤。
看这一组,“穆穆清风至”也很喜欢。尤喜前四句。 ...

蘼芜是川芎的苗,叶有香。一种香草。蘼芜这种植物,又名蕲茝,薇芜,江蓠,据辞书解释,苗似芎藭,叶似当归,香气似白芷,是一种香草。妇女去山上采撷蘼芜的鲜叶,回来以后,于阴凉处风干,叶子风乾可以做香料,亦可以作为香囊的填充物。古人相信靡芜可使妇人多子,然而在古诗词中蘼芜一词多与夫妻分离或闺怨有关。

看你说这个,想想这是啥呢,百度搜的。  

鲜花

1

查看全部鲜花

拈花小和尚 2024-11-5 17:49
回复
江蓠原来也是它,应该也写作江离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11-5 01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久没读古诗了啊
拈花小和尚 2024-11-5 17:49
回复
以为更新了呢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千山论坛

GMT+8, 2025-2-24 21:48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