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主: 染儿

[日记] 入云深处亦沾衣

[复制链接]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1-29 15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★——

时间会慢慢过去,将一些带来,也将一些带走。
遮不住,挽不回。
想想曾经讲过的顺其自然,还是,昨夜寒蛩不住鸣。

有时,我是想逆流而上的。它可能就是我的自然。

也许,从相遇的那一刻,我们就选定了自己的方向。
公子向北走,小女子向南瞧。

我们各自有一片自己的自然。
自然是什么?
自然是事物本来的样子。

扰红尘良久,勿怪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1-29 15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★——

傍晚练了五分钟的琴。
练简单的曲谱。没有练指法,也没有练和弦。
中断一个多月了。反反复复练同一支曲子大概也很好,从明天开始吧。
继续123练习曲。练左手。和美丽的灵儿,虚度光阴。

去拿了快递。古风彩笺到了。要寻些小诗抄写。还赶在春节前再下了几单,好喝的米酒,好看的果酒,和好吃的青花鱼。
又去小公园转了转。冬天的公园没什么可看。
就是光秃秃的树木,和光秃秃的天。
可是,我很想念那树,那天。

想念和树在一起的暮色,和风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1-29 15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2025.1.23 桃花一簇开无主

★——

与袁宏道一样,梅花与桃花,我更爱桃花。
许是因为没见过梅花。
单是梅花的诗句也不甚喜:冰雪林中著此身。
总觉得带着落落寡合的清高。

即使陆游的“驿外断桥边,寂寞开无主”,也觉比同样无主的“桃花一簇”苦情。
桃花,色鲜妍,明媚柔软,多么可爱。
疏疏篱落,短泥墙,一朵,一簇,一枝,一树。人面与桃花,可爱深红爱浅红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1-29 15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★——

梅花句我喜欢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。
有了“清浅”和“浮动”,平添几分柔弱,楚楚可怜。

花就只是花,不再兼具所谓品阶格调。
只是简单的花,不再与其它花比来比去。

当花只是花,每一朵花都可亲可敬,可怜可爱。
“冰雪林中著此身”,这一句竟让我想起了林姑娘。
暗自揣度林姑娘心中埋着怎样的冰雪。

她说:一年三百六十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。
这一片冰雪,是林姑娘目之所及,手之所触,冰冷的世界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1-29 15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★——

林姑娘是来还泪的,生成了多愁多病身。
是倾国倾城貌,也是多愁多病身。
为何?
她牵愁照恨,愁自哪里?恨由何方?

想来想去,她敏感,细腻。与万物共情。
见落花亦伤悲,与宝玉正是知己。
宝玉同样没事咕咕哝哝,见流水叹无情。

正是知己,才引满腔心事。
这心事又终虚化。
有缘无缘,都是镜中花,水中月。

三月香巢已垒成,梁间燕子太无情。
无情的不是梁间燕,是这一年一年的韶光逝,西风暗换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1-29 15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2025.1.24 无可奈何花落去

★——

这世界并不总是公平的。
《圣经》说:“太阳照着好人,也照着坏人。”
太阳公正不公正,天地仁慈不仁慈?

无善无恶,无是无非,无智无愚,无贤无佞。
人人秉持本心,依本真而行,才是天地眼中的众生吧。
无差别,倶蝼蚁。

混沌地,挣扎地,走向自己的命运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1-29 15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★——

《庄子》中有一个混沌的故事我很喜欢:

南海之帝为儵,北海之帝为忽,中央之帝为浑沌。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,浑沌待之甚善。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,曰:“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,尝试凿之。”日凿一窍,七日而浑沌死。

多一窍,便多一窍的负担。

我不敢问自己是好是坏。
人性的深渊不堪凝视。不幸而生七窍,只合慢慢闭之。日闭一窍,七日而快乐生。

朋友宜少不宜多。
人生若有趣,关起门来,独乐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1-29 15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★——

热热闹闹的花开了一季。
一朵花谢了,另一朵花又开。

开时烂漫,谢时自在。
这吵吵嚷嚷的开开谢谢,就是我们不由分说的聚聚散散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1-29 15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2025.1.24 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

★——

中午喝了一杯米酒。
晚上喝了两碗果酒。
一个是甜酒,一个甜中微酸。
一个是米白色,一个是玫红色。
都有好看的颜色,好喝的味道。

米酒是0.5度。
果酒一共买了六种。打开的这一瓶是红莓樱桃酒,8度。
那时被酒瓶的颜值迷住,拆封后才知道居然有8度。还有更高的14度。
竟想当然地以为是0-2度。

头晕晕的,如果有人将我卖掉,我一定乐呵呵地跟着数钱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1-29 15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★——

幸好已无人会要卖我。

几年前,和几个老友聊天。
她们说,很怕电梯里没人。
我说,我不怕电梯里没人,怕有人。
被嘲笑:怕什么?怕被拐家里当奶奶吗?

《红楼梦》里,薛姨妈举家进京,入了贾府,王夫人等迎了出来。
书中写道:暮年姊妹相见。
暮年,她们都只四十上下。
倒正和苏轼四十岁“老夫”相应。

记得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写自己老朽之状:视茫茫,而发苍苍,而齿牙动摇。
尚未四十。

人生太易老。
点评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千山论坛

GMT+8, 2025-2-24 19:24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