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主: 箩那耳朵

[美食分享] 从质疑到接受!数万亿只蝉将同时出土:美国开始学习中国人吃蝉

[复制链接]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6-14 21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"蝉到底该怎么吃?好不好吃啊?"但总的来说,美国主流民众对于食用蝉虫的态度,多数人依然持保守谨慎,甚至是强烈排斥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6-14 21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在吃与不吃的争议中,美国人也在思考:相比中国普通民众对蝉虫的大快朵颐,为什么他们缺乏这份对待生物的开放和包容?
其根本原因在于,美国和中国在吃虫传统上存在根本的差异。中国人历来就有饮食广博的传统,视野开阔,对吃蝉虫也就没有太多的偏见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农牧业发达的历史进程中,却渐渐形成了只吃几种畜类和禽类的习惯。
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6-14 21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即便部分城市人群和美食爱好者开始提倡食用昆虫,但遭遇全民习惯改变的难题也在情理之中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总的来看,尽管"解救之道"已被提出,但与其说是虫患解围,倒不如说是一种不同饮食文化的交融和碰撞。
不过,以中国人对各类生物的包容与开放程度,吃蝉虫这种热情恐怕只会在美国蔓延开来。


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6-14 21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届时,也许美国人就能像中国人一样,尽兴品尝这一临时性的大自然馈赠了。
吃蝉普及过程中的思考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尽管食用蝉虫的呼声在美国开始兴起,但要让这个习俗真正在美国人民群众中普及,并非一蹴而就。
归根结底,主要障碍还是源于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巨大差异。
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6-14 21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作为一个发达的西方国家,美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饮食习惯,是建立在对畜牧业产品依赖的基础之上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禽肉、蛋奶、肉类产品构成了美国人的主要蛋白质来源,而食用昆虫植物的做法,对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仍是陌生而新鲜的。
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6-14 21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相比之下,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,生存环境多种多样,普通民众基于节俭理念和生存需求,对食品种类接受度较高,各地也都保留有食虫文化的传统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以蝉虫为例,吃蝉习俗主要流行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苏、山东等地。
在这些地区,蝉虫更像是一种应景食材,适合夏季食用,像生吃、油炸、爆炒等都是常见的食用方式。
与美国人对蝉虫陌生和抗拒不同,中国人对蝉虫比较熟悉,也能从蝉虫身上品味出独特的风味。
因此,在遭遇蝉虫入侵时,中国人往往能想到将其食用化解的办法,而美国人则需要做出一定的文化认知调整。

点评
发表于 2024-6-14 22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小时候晚上会拿个手电筒到树下照,
有时候也能抓几只,或者下过雨的地上看看有没有小窟窿,也能挖出来
抓到的蝉洗干净放盐罐子里,第二天煎了吃。
点评
发表于 2024-6-14 22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蝉蜕之前的好吃,特别香。
已经能飞的蝉,我在浙江也吃过,黑色比较硬。
点评
发表于 2024-6-15 00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耳朵了解的真多。。。
点评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6-15 02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夜风 发表于 2024-6-14 22:21
小时候晚上会拿个手电筒到树下照,
有时候也能抓几只,或者下过雨的地上看看有没有小窟窿,也能挖出来
抓到 ...

这个东东可以入药
点评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千山论坛

GMT+8, 2025-2-24 17:26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